Details

新《婚姻登记条例》亮点解读

 作者 | 王乐




  婚姻家事与财富传承研究院  

婚姻法作为婚姻家庭关系的基本准则,对维护社会秩序与家庭和谐起着关键作用。而当事人婚姻关系的确立,离不开婚姻登记这一依法确认的程序。随着时代发展与社会的深刻变迁,人口流动日益频繁,家庭观念不断更新,婚姻登记制度作为服务于实体法的程序性规范,为更好地满足制度供给需求,作出适应性调整势在必行。

全文共2056字

阅读时间约4分钟



近日,第804号国务院令正式公布修订后的《婚姻登记条例》,并将于5月10日起施行。此次修订聚焦婚姻登记服务的便民化改革、深化婚俗治理以及促进家庭和谐三大方向,呈现出诸多亮点,引发社会广泛关注。



一、简化结婚、离婚登记材料,提升登记便捷性


新规

申请结婚登记的内地居民仅需提供本人的居民身份证,以及无配偶及与对方无直系血亲和三代以内旁系血亲关系的签字声明;申请离婚登记的内地居民,需出具本人的居民身份证和结婚证。这一变动取消了户口簿作为办理婚姻登记的必备材料,简化了流程。

解读

在旧规则下,户口簿在结婚和离婚登记流程中均占据重要地位,是不可或缺的证件,这一要求常给当事人带来诸多不便。当事人即便符合其他条件,也无法顺利办理婚姻登记。而新规取消户口簿要求,极大简化登记流程,降低门槛,有力保障公民婚姻自主权利,减少不必要阻碍,让婚姻登记更加顺畅,更贴合民众实际需求。


二、放宽登记地域限制,顺应人口流动趋势


新规

全面推行“全国通办”。新条例规定,内地居民结婚、离婚,无需再受限于一方当事人常住户口所在地,可在全国任一婚姻登记机关办理。涉外、涉港澳台及华侨的婚姻登记,也有新的便利化规定 。

解读

旧规的地域限制,给异地工作、生活人群造成极大不便。双方回原籍办理婚姻登记,往往需耗费大量时间和经济成本。而新规打破户籍壁垒,顺应人口频繁流动的时代趋势,体现政务服务的人性化与现代化,切实为民众提供便利,提升婚姻登记服务的可及性。


三、增设婚姻登记服务,增强人文关怀


新规

新条例明确要求,县级以上政府需推进婚姻登记场所规范化、便利化。新条例虽未明确进一步列举,但从整体精神来看,旨在满足不同人群需求;同时,条例中规定婚姻登记机关可以结合实际为结婚登记当事人提供预约、颁证仪式等服务,还鼓励当事人邀请双方父母等参加颁证仪式,增强婚姻的仪式感和家庭参与感。

解读

旧规则下,婚姻登记服务难以很好满足民众需求。场所建设缺乏统一标准,服务形式和内容有限,除了自行邀请摄影师拍摄登记照片,新人难以在登记过程中感受到足够的重视和仪式感。新规从硬件设施到服务内容都有显著改进。预约服务方便当事人合理安排时间,减少排队等待;个性化颁证仪式增加婚姻庄重感,鼓励亲属参与强化家庭对婚姻的支持,使婚姻登记更具人文关怀,提升民众对婚姻登记的体验和满意度。


四、加强信息化建设与信息共享,提升管理效能


新规

新规第三条提出,国家加强婚姻管理信息化建设,国务院民政部门统筹规划、建设完善全国婚姻基础信息库,会同外交、公安等有关部门以及最高人民法院建立健全信息共享机制,保障婚姻信息准确、及时、完整、安全。婚姻登记机关通过联网核验身份及婚姻状况信息,减少当事人证明材料的提交。

解读

旧规在信息化建设和信息共享方面相对滞后。对当事人身份及婚姻状况信息的核验,更多依赖当事人提供的材料,缺乏多部门协同的信息共享机制,存在一定风险,如难以有效防范重婚等违法违规行为。新规体现技术赋能下的服务升级,实现多部门信息共享,一方面大大提升办事效率,减少当事人负担,让婚姻登记更便捷;另一方面能有效防范重婚等违法现象,保障婚姻登记的严肃性和当事人合法权益,这是婚姻登记管理的一大进步。


五、新增治理高额彩礼等不良婚俗,引导正确婚恋观


新规

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应当加强综合性婚姻家庭服务指导工作和婚姻家庭辅导服务体系建设,治理高额彩礼问题,倡导文明婚俗,促进家庭和谐,引导树立正确的婚恋观、生育观、家庭观。婚姻登记机关应当提供婚姻家庭辅导服务,充分发挥婚姻家庭辅导师等专业人员和其他社会力量在婚前教育、婚姻家庭关系辅导等方面的作用。妇女联合会等组织协助和配合婚姻登记机关开展婚姻家庭辅导服务。民政部门应当加强婚姻家庭辅导服务专业人员队伍建设,组织开展婚姻家庭辅导师职业培训,持续提升婚姻家庭辅导服务专业人员的职业素质和业务技能水平。

解读

现行条例未对高额彩礼、铺张浪费等不良婚俗、不良风气作出任何规定,缺乏政策引导和约束,未从婚姻登记层面进行干预和规范。一些地区彩礼攀比之风盛行,给许多家庭带来沉重经济负担,影响婚姻质量和社会风气。新规将治理高额彩礼纳入其中,体现对社会现实问题的关注,有助于引导理性婚恋观念,减轻民众经济压力,并且要求婚姻登记机关应当提供婚姻家庭辅导服务,从婚姻登记源头为构建健康婚姻家庭环境助力,体现出时代的进步性。


综合来看,2025年新《婚姻登记条例》在登记材料、登记地域、服务增设、信息化建设与信息共享、治理不良婚俗等多个方面较旧规有显著优化,全方位提升了婚姻登记服务的质量与效率,更契合当下社会发展需求与民众期望,展现了政府在婚姻登记管理领域与时俱进、为民服务的决心与担当 。 


文章作者  

YENLE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