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ews

涉外游戏著作权刑事案件无罪辩护实录——从证据链到管辖权的法律博弈

办案手记


涉外游戏著作权刑事案件无罪辩护实录

——从证据链到管辖权的法律博弈

作者 | 马晓强


案件简介

2024年5月,国内某头部游戏公司提起刑事控告后,A省B市公安机关以涉嫌侵犯著作权罪对D市某游戏公司实际控制人立案侦查,侦查终结后移送人民检察院审查起诉。2025年3月,盈理刑事团队在审查起诉阶段接受委托并查阅案卷后,就案件存在的管辖权、涉外证据等多项关键问题,多次与人民检察院进行专业沟通,推动案件退回侦查机关并最终撤销,侦查机关退还了扣押财物,最大限度维护了当事人合法权益。


2025年7月9日上午,阳光透过律所落地窗,在《撤销案件决定书》上投下斑驳的光影。当D市某游戏公司实际控制人沈某接过市公安局送达的文书时,这位被刑事立案14个月的创业者,终于长舒了一口气。作为盈理刑事团队承办此案的负责人,我望着他眼中重新燃起的光亮,心中浮现出初次接手案件时那份沉甸甸的卷宗——这场围绕游戏美术素材的涉外著作权刑事案件,从一开始就布满了迷雾。


一、迷茫的当事人:被远洋捕捞之后的人财两空


初见沈某时,他的眼神里充满了困惑与焦虑。

作为从业多年的游戏开发者,他始终想不明白,自己组织团队投资数百万元制作的游戏,为何会被贴上“侵犯著作权罪”的标签,又为何A省的公安机关会远赴D市实施抓捕。他无奈地说,之前看到很多公安机关跨省趋利性执法的新闻,没想到自己有一天也会身处其中。

沈某说,几年的努力功亏一篑,团队散了,公司没了,钱也没了,如果以后自己有了犯罪记录,孩子怎么办?他的诉求很明确——希望律师能够帮助其做无罪辩护。

面对当事人的疑惑,我耐心地向其指出,有罪、无罪辩护的方向必须依赖于案件证据,阅卷之后才能对整个案件的法律问题作出准确判断,没有看到案卷之前说什么都是徒劳的。同时,我也指出,虽然目前这种远洋捕捞问题比较多,但司法机关已经注意到这个问题并多次发文纠正、督导检查,检察机关也成立了专门机构进行审查,我们要对法治中国有信心、要对检察机关、人民法院的专业、职业和信仰有信心。


二、瑕疵的证据链:抽丝剥茧撕开案件突破口


接手案件后,我和团队立刻投入阅卷工作。


仔细梳理后,一条清晰的时间悖论浮出水面——成为案件的第一个突破口。案涉被侵权游戏是于2023年10月26日在全平台上线,其相关美术作品此前并未公开,而沈某开发的游戏最早的充值时间是2023年7月2日,这一时间显然早于案涉被侵权游戏的上线时间,沈某不可能侵犯尚未公开的美术作品著作权,案件另有隐情!


结合之前办理涉著作权案件控告、辩护的类案经验,我们把工作重心放在司法鉴定意见上。公安机关认定沈某构成犯罪的核心证据,是一份载明“280组美术素材来源于同一作品”鉴定结果的司法鉴定意见书。通过分析,我们发现案涉被侵权公司指控沈某的侵害对象,并非其公司开发的国内手游的美术作品,而是某国际知名IP游戏的美术作品,案件显然属于涉外性质。


基于此,我们随即锁定两个关键问题:


第一,检材来源的真实性存疑。案件中,根据《公证书》,该检材仅由案涉被侵权公司代理人通过 U 盘提交,既无原始创作记录佐证,也无法证明U盘所载确系案涉被侵权公司享有著作权的美术作品。正如我们在辩护意见中强调的:“检材原始来源不明,就像无源之水,根本无法支撑侵权事实的认定。”


第二,涉外证据的形式缺陷。既然控告沈某开发游戏侵害的是某国际知名IP游戏的美术作品著作权,案件证据就必须符合涉外证据的法定形式,比如经所在国公证机关证明,所在国中央外交主管机关或者其授权机关认证,并经中华人民共和国驻该国使领馆认证等。而本案中的证据完全不符合涉外证据的法定要求。为此,我们在与检察院沟通时明确指出:刑事诉讼中,证据合法性是底线,涉外证据的认证程序不是可有可无的环节,而是确保证据真实性的法定屏障。


三、存疑的管辖权:粗糙的管辖权创设手段


根据《公安机关办理刑事案件程序规定》第十五条,刑事案件管辖权以犯罪行为发生地和结果发生地为原则。案件中,沈某的开发、运营行为均发生在C省D市,若侵犯其他公司著作权,损害结果地也与现办案的A省B市公安机关所在地无关联。

那么,公安机关的管辖权从何而来?案涉被侵权公司为何去A省B市控告?


带着疑问继续审查案卷,我们发现案涉被侵权公司与当地某数字公司签订资源服务合同,但该合同签订于2024年5月11日(距刑事控告仅4天),且存在三大疑点:一是未明确为被侵权游戏提供服务;二是10M 带宽服务器无法满足大型手游运行需求;三是无服务器日志证明实际使用。


那么,公安机关主张管辖权的理由就是控告方在当地租赁服务器运营被侵权游戏。然而,根据以上疑点,这种通过事后合同制造管辖连接点的行为,显然不符合管辖权法定原则。


更为关键的是,案件中被侵权公司主张沈某侵害的并非其享有著作权的游戏美术作品,而是某国际知名IP游戏的美术作品。如此一来,租赁服务器创设管辖权更显得尤为粗糙。


四、有效的辩护:法律逻辑下的正义回归


针对案件核心问题,辩护团队制定了“无罪辩护、实体优先、程序补强”的策略,就案件证据、管辖等问题与检察官进行多次电话及面对面沟通。


每次沟通回来,我都会及时向沈某反馈进展。他从最初的坐立难安,逐渐变得能平静等待。这种转变,源于对辩护思路的认可。有一次他说:“其实我不怕输,就怕不明不白地被定罪。”这句话让我更加确信,这场辩护不仅是为了当事人的自由,更是为了守住法律的底线。


2025年6月,检察院采纳了我们的意见,解除沈某的取保候审措施,并将案件退回公安机关补充侦查,明确指出管辖权及证据合法性等问题。

7月9 日,当公安机关的撤销案件决定书送到沈某手中时,这个在创业路上跌跌撞撞的男人,突然红了眼眶。他激动地说:“我终于能重新开始了。”


看着他如释重负的样子,想起这几个月来反复推敲的证据、一次次的沟通博弈,突然明白:刑事辩护不仅是在法庭上据理力争,更是在迷雾中为当事人找到方向,让法律的温度照亮每个被阴霾笼罩的角落。


在知识产权刑事保护日益严格的今天,企业稍有不慎就可能触碰法律红线。但法律的威严,永远建立在事实与程序的基石上,任何试图绕过法律的操作,终将在严谨的辩护面前现出原形。


这场跨越A省和C省的辩护战,让我们更坚信:专业的刑事辩护,既能为无辜者卸下枷锁,也能为创新者划定安全区。盈理刑事团队由多名经验丰富、专业过硬、善打硬仗的合伙人律师组成,始终在通往正义的路上,与当事人同行。在刑事辩护领域先后成功办理多起无罪辩护、罪轻辩护(重罪名变更轻罪名、降低量刑档次、多罪名变单罪名)案件,擅长职务犯罪、经济犯罪案件辩护和刑事控告。同时,盈理刑事团队深入研究企业合规业务,为多家企业提供刑事合规专项法律服务,帮助企业将风险化解在萌芽状态,助力企业合规经营。



主办律师

YENLE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