洞察详情

从翟欣欣案看离婚财产主张与敲诈勒索的法律边界


 作者 | 王乐、马晓强




YENLEX

2025年9月,北京市海淀区人民法院的一纸判决,让历经多年的翟欣欣案再次引发全民关注。法院认定翟欣欣以胁迫手段向苏享茂索要巨额财物,其行为构成敲诈勒索罪,最终判处其有期徒刑12年并处罚金10万元。


这起案件的特殊性在于,它并非单纯的离婚财产纠纷,而是从民事争议演变为刑事犯罪的典型样本。42天的婚姻、千万元的索赔、以隐私和税务问题为要挟的手段,以及最终苏享茂不堪重负自杀的悲剧结局,让“离婚时的财产主张”与“敲诈勒索”之间的模糊地带被彻底撕开。今天,我们就以这起案件为切入点,解析离婚纠纷中财产处理的法律红线,明确合法主张与刑事犯罪的边界。

全文共2208字

阅读时间约4分钟



案件回溯


2017年,WePhone创始人苏享茂与翟欣欣通过婚恋网站相识,短短数月内完成从结婚到离婚的过程。婚姻关系仅存续42天,翟欣欣却向苏享茂索要高达千万元的“精神损失费”及房产补偿。


在离婚协商过程中,翟欣欣使用了多种胁迫手段,包括威胁曝光苏享茂个人隐私、利用其税务问题进行要挟等。苏享茂在支付660万元并变更房产购买人后,翟欣欣仍持续施压,最终导致苏享茂不堪重负,选择结束自己的生命。



民刑之分


民事责任主要调整平等主体之间的权利义务关系,当一方违反民事义务时,需向另一方承担责任,以补偿性为主。在离婚纠纷中,民事责任主要表现为财产分割、财产补偿和损害赔偿等。


刑事责任则是行为人因违反刑事法律规范而承担的法律责任,以惩罚性为主,是国家对犯罪行为的制裁。

在离婚财产纠纷中,民事案件遵循"不告不理"原则,而刑事案件则由国家机关主动追究。这一区别决定了两种责任在性质、后果和程序上的根本不同。



法与非法


翟欣欣案的判决书中,明确了三个关键认定要素,这也是区分离婚财产主张与敲诈勒索的核心法律边界。


第一,主观上是否存在“非法占有目的”。


敲诈勒索罪的成立,首先要求行为人主观上具有“非法占有他人财物的目的”。


翟欣欣案的刑事判决书中,法院着重强调“婚姻仅存续42天,双方无夫妻共同财产”这一事实。她索要的财产均为苏享茂的婚前个人财产,且无任何法律规定的补偿或赔偿依据,主观上的非法占有意图清晰明确。


合法的财产主张则完全不同,必须基于婚姻存续期间的共同财产,比如婚后双方的工资、共同购买的房产、经营收益等;或是对方存在严重过错时,依法主张的损害赔偿,整体具有明确的民事权利基础。


第二,客观上是否实施“胁迫手段”。


合法的财产分割要么基于双方平等自愿的协商,要么由法院根据实际情况依法裁判,全程不允许任何强迫性手段。而敲诈勒索的核心特征,就是“以胁迫手段迫使对方交付财物”。


翟欣欣在协商过程中,以曝光苏享茂个人隐私、举报其公司税务问题为要挟,本质是通过制造恐惧心理,迫使苏享茂违背自身意愿支付财物,这完全符合刑法意义上“胁迫”的定义。


需要特别注意的是,婚姻关系并非“胁迫行为的豁免符”。即使双方存在夫妻关系,一方以威胁、要挟等手段向另一方索取财物,同样可能触犯法律,不会因婚姻身份而免责。


第三,索要财产范围是否超出“合理限度”。


离婚时的财产主张并非没有边界,需与双方对婚姻的贡献、婚姻关系存续时间、家庭实际财产状况相匹配,一旦超出合理范围,就可能丧失正当性。


翟欣欣在结束短短42天的婚姻关系后,直接索要千万元财物,这与其对婚姻的实际贡献严重不符,明显超出了正常离婚财产主张的合理边界,也进一步印证了其主张的非正当性。


合法的财产主张中,即便涉及经济补偿或损害赔偿,也需要结合当地生活水平、对方经济能力、过错程度等实际因素综合确定,需遵循“合理、适度”的原则,而非漫天要价。


除上述关键区别外,司法实践还会从多个角度综合判断婚姻纠纷中的财产主张行为是否构成敲诈勒索。如,胁迫手段与索财行为的因果关系。法院会审查是否正是胁迫行为导致了财产交付。在翟欣欣案中,苏享茂正是在翟欣欣的持续威胁下被迫支付巨额财物并变更房产购买人。还会考虑行为的社会危害性。敲诈勒索罪要求行为具有相当严重程度的社会危害性。翟欣欣的行为直接导致被害人自杀身亡,社会影响极大,这也是法院从重处罚的考量因素。



他山之石


翟欣欣案的判决向社会传递了明确的信号:婚姻不是交易,法律不容“以婚谋财”。无论婚姻关系如何特殊,都不能成为违法犯罪行为的“挡箭牌”。对于正处于或可能面临离婚纠纷的朋友而言,了解合法财产主张行为与敲诈勒索的法律边界,既是对自身权益的保障,也是对他人的尊重。在婚姻这一重要人生关系中,我们应当以诚信为基石,以法律为边界,让婚姻回归相濡以沫的情感本质。


从律师工作的角度,向正在经历或可能面临婚姻纠纷的朋友提出以下建议,以避免在离婚财产纠纷中触碰刑事责任红线:




树立正确的婚姻财产观念


婚姻以感情为基础,不应将婚姻视为获取财富的工具。夫妻双方应相互尊重、理解和支持,共同经营婚姻。




在婚姻纠纷中理性提出财产主张


在婚姻纠纷中,应以平和、理性的态度协商财产分割、补偿和赔偿问题,避免采取极端手段。如无法协商一致,可寻求诉讼途径解决,而非私下胁迫。




警惕“情感操控”式胁迫


真正的爱是尊重与支持,而非控制与索取。如对方频繁以“分手”“曝光隐私”“举报问题”等方式逼迫另一方做出财务决定,应提高警惕。




保留证据,及时求助


如遭遇胁迫行为,应保留相关证据(如聊天记录、录音等),并及时向律师求助,必要时向公安机关报案。


如您在离婚财产分割过程中遇到类似问题,建议及时咨询专业律师,获取针对性的法律指导,避免因不了解法律边界而陷入不必要的风险。



文章作者

YENLE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