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详情

盈理合伙人刘欢律师受邀做客大汉运通直播间,聚焦家族信托热点问题专业解析


  YENLEX  

近日,盈理合伙人刘欢律师应邀做客财策范式“大汉运通直播间”,与主持人闫静围绕“宗庆后设立的18亿美元家族信托到底应该听谁的?”这一热点话题展开深入探讨,从专业视角梳理了当前家族信托架构设计中的常见误区与实务要点,内容紧贴实务、逻辑清晰,受到关注出海架构与财富管理的企业家与专业人士高度评价。


本次直播从信托制度的基本原理切入,刘欢律师以“让遗产不再是遗产”形象地概括了信托工具在财富传承中的功能定位,并结合“法定继承、遗嘱、信托”三种安排方式的对比,厘清信托在控制力、延续性及资产隔离等方面的独特优势。


在探讨中国信托与离岸信托的区别时,刘欢律师指出,离岸信托并非指某一特定法域,而是涵盖英属维京群岛(BVI)、开曼、泽西、库克群岛等多个法律体系,其适用需结合委托人身份、资产所在地及税务居民情况综合判断。例如,美国资产及委托人通常更适合使用美国信托结构,而境外架构的信托则多辅以SPV进行具体运作。


围绕“宗馥莉是否能从信托中转钱”的焦点话题,刘欢律师结合信托结构设计细节予以剖析。她指出,离岸信托通常不会直接持有资金账户,而是通过SPV设立银行账户实现操作。如委托人或其家族成员担任SPV董事,即便未拥有直接控制权,也可能在“运营、投资、分配”等事务中实际参与,从而具备操作便利,但不代表可随意调动资金。


直播还延伸讨论了张兰家族信托结构争议案例。刘欢律师强调,信托是否“被击穿”,关键在于信托资产与委托人行为的独立性是否真实存在。张兰案例中,正是由于其在信托架构下的资金流动缺乏治理制衡,导致监管层质疑信托的独立性。


最后,刘欢律师就信托的“永续机制”进行了展望,指出在长期治理中应关注“保护人”角色的设置,构建具备制衡与监督机制的信托架构,确保信托在代际传承中稳健运作、合法合规。


盈理在家族财富传承、信托架构搭建及跨境合规等领域积累了丰富的服务经验,具备多元法域下的实务经验和体系化服务能力。未来,盈理将持续通过直播、讲座等多种形式,分享前沿法律实务洞察,助力企业家和高净值客户科学利用法律工具,推动财富管理的合规化与专业化进阶。


盈理律师

YENLEX